8月18日,王毅外长踏上印度土地,这是三年来中国外长首次访印。在新德里与印度外长苏杰生的会谈中,双方都释放出改善关系的意愿,但苏杰生却明确提出一个关键条件:中印需要从边境争议地区撤军。
这是印度首次在高层会晤中直接提出双方撤军要求。王毅外长则强调中印应“视对方为伙伴和机遇,而不是对手或威胁”,为两国关系定下基调。
而这一要求背后,是印度在面临美国50%关税压力下的战略调整,也是中印两国五年边境对峙后的破冰尝试。
王毅外长此次访问印度,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。从8月18日到20日,三天时间里他要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、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,甚至还包括印度总理莫迪。
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中国外长首次访印,也是三年多来中印最高层级的外交接触。
会谈的核心议题自然是边境问题。苏杰生很直接地表态:“有必要从喜马拉雅西部有争议的边境地区撤回集结的兵力”。这句话看似平常,却是印度高层首次在正式会谈中明确提出双方撤军要求。
王毅外长的回应则展现了更大格局。他说中印作为总人口超过28亿的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,应该“视对方为伙伴和机遇,而不是对手或威胁”。
这句话为整个会谈定下了基调,也表明了中国希望超越边境争端,拓展更广泛合作的意愿。
印度为什么此时提出撤军要求?表面看是为莫迪访华营造氛围,深层原因却复杂得多。
一方面,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,莫迪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面临巨大压力。任何表现出与中国合作意图的举动,都可能被解读为“示弱”。如果能争取到中国撤军,对莫迪国内声望无疑是重大利好。
另一方面,美国因素成为关键变量。特朗普政府拟对印度商品征收50%关税,这让印度不得不重新调整外交策略。
原定8月底的美印第六轮贸易谈判突然叫停,意味着印度失去了与美国谈判的最后机会。
在这种背景下,印度需要寻找新的出路。与中国改善关系,既能缓解边境压力,又能借此向美国展示印度还有别的选择,不是只能依赖美国。
面对印度的撤军要求,王毅外长展现了成熟的外交智慧。他重申“龙象共舞”是中印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,强调双方要“探索相邻大国互尊互信、和平共处、共谋发展、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”。
这并不是空话。王毅外长具体提到,中方愿同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一道,共同建设和平、安宁、繁荣、美丽、友好的“五大家园”。这种倡议超越了简单的边境争端,描绘了中印共同发展的愿景。
苏杰生的回应也值得玩味。他表示“印中是发展伙伴而非竞争对手”,并明确说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”。这种表态在以往是罕见的,显示印度在对华政策上确实在调整。
咱中国对撤军的态度,中印合作的前景
历史有时很讽刺。特朗普政府对印度的强硬政策,反而成了中印关系改善的催化剂。
8月16日,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突然取消访印行程。这对印度来说是沉重一击,因为他们本想在美国加征关税大限前,通过谈判缓和局势。谈判取消,意味着印度希望破灭。
更狠的是,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%惩罚性关税按计划于8月27日正式生效。这种赤裸裸的经济胁迫,让印度意识到美国所谓“友谊”的可靠性有多低。
相比之下,中国却展现出不同姿态。王毅外长选择在这个敏感时刻访印,无疑是向印度传递一个信号:中国愿意与印度合作,而不是像美国那样施加压力。这种对比,让印度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外交战略。
中印关系的改善并非突然发生,而是有个过程。关键转折点是去年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峰会期间,中印领导人进行了五年来的首次会晤。
那次会晤后,中印关系开始回暖。双方各层级交往对话逐步恢复,边境地区维护和平安宁,印度香客重启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。这些具体进展,为此次王毅外长访印创造了良好氛围。
更重要的是,双方都意识到了边境问题的复杂性。经过20多轮谈判,2024年10月,中印终于在边境巡逻问题上达成协议,使持续四年的对峙局面有所缓解。这种渐进式的进展,为更大突破奠定了基础。
印度提出撤军要求,但撤军不是单方面的事情。中方在这方面有清晰原则:任何撤军都必须遵循对等原则。
目前印度在边境地区部署的兵力远超中国。在双方关系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前,中方不会考虑单方面撤军。
这不是固执,而是基本的外交智慧,单方面撤军可能被误读为“战略退让”,导致印度在谈判中提出更多要求。
实际上,中方也并非完全拒绝讨论撤军。王毅外长此次访问,很可能与印度就撤军的规模和条件进行初步磋商。关键是找到平衡点,确保双方的利益和安全都能得到保障。
王毅外长此次访英还有一个重要任务:为莫迪本月底来华参加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做准备。如果成行,这将是莫迪七年来首次访华,意义重大。
莫迪出席上合峰会,本身就是一个强烈信号。这是他七年来首次出席上合组织峰会,表明印度重新重视这个由中国参与创建的多边机制。
对咱中国来说,成功举办上合峰会至关重要。印度作为重要成员,其领导人的参与必不可少。王毅外长此次访问,就是要确保莫迪访华顺利进行,为峰会成功举办奠定基础。
中印关系改善前景乐观,但挑战也不少。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印度的战略自主性。
一方面,印度可能在靠近中国的同时,仍继续参与“四方安全对话机制”(QUAD)与美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合作,以制衡中国的影响力。这种“战略对冲”策略,会让中印关系始终存在变数。
另一方面,一旦美印关系“重归于好”,印度还可能调整对华政策。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,毕竟国际政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
但无论如何,中印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合作,符合双方根本利益。两国总人口超过28亿,如果能够真正实现“龙象共舞”,不仅造福两国人民,也将改变世界格局。
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态度转变,确实与美国关税压力有关。但当王毅外长坐在新德里的会谈室时,他展示的是另一种可能:大国相处不只有施压与对抗,还有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。
龙象能否真正共舞,关键不在边境一兵一卒的进退,而在于两国能否建立持久的战略互信。这次会谈开了个好头,但未来的路还很长。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参考资料:
王毅访问印度并举行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4次会晤 外交部介绍有关情况
2025-08-18 15:41·央视新闻资料: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